浅析德国阳光蓄电池日常必要采取检查及维护
过去,阀控式铅酸蓄电维护起来比较麻烦,因为蓄电池在使用的时候要分解电解液中的水,所以要定期检测电解液的比重,蓄电池的电压等参数,消耗的电解液,要定期加水来补充,而后又有出现,主要以德国阳光蓄电池(为主,由于不需加水,所以德国阳光蓄电池从一开始便被称为免维护电池,而生产厂家又承诺该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0~20年(较少为8年)。
首先明确表明德国阳光蓄电池是胶体免维护蓄电池,不是敞口式铅酸蓄电池更不是少维护型阀控型密封铅酸蓄电池。
对于胶体蓄电池的维护:正常运行状态下,每隔三个月应该进行一次充放电,**是对电池容量的一种补充,*二是作为对电池活性物质的激活。
日常检查项目:端电压,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较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液逸出。如具备专业的蓄电池监控系统,应通过监控系统对电池组的总电压、电流、标示电池的单体电压、温度进行监控,并定期自动对蓄电池组进行放电容量测试。实时了解电池充放电曲线及性能,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每一个单体电池较柱(板)的接触表面。
这样就给国内的技术和维护人员一种误解,似乎这种电池既耐用又完全不需要维护,许多用户从装上电池后就基本没有进行过维护和管理;因而在90年代初国内使用的电池出现了很多以前未遇到的新问题,例如,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渗漏、容量不足、电池端电压不均匀等;这些现象不单在国内,就是在比我国早采用电池的国外也同样存在。
大家都知道德国阳光蓄电池是阀控式密封的,是胶体的,是铅酸的,我们之前也有了解了铅酸蓄电池的各种不同的种类,那我们知道了有AGM密封铅蓄电池和胶体密封铅蓄电池两种,那他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一起了解一下:
1.电池的工作原理
不论是采用玻璃纤维隔膜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AGM密封铅蓄电池)还是采用胶体电解液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以下简称胶体密封铅蓄电池)(代表:德国阳光蓄电池),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
电池充电时,正极会析出氧气,负极会析出氢气。正极析氧是在正极充电量达到70%时就开始了。析出的氧到达负极,跟负极起下述反应,达到阴极吸收的目的。
负极析氢则要在充电到90%时开始,再加上氧在负极上的还原作用及负极本身氢过电位的提高,从而避免了大量析氢反应。
对AGM密封铅蓄电池而言,AGM隔膜中虽然保持了电池的大部分电解液,但必须使10%的隔膜孔隙中不进入电解液。正极生成的氧就是通过这部分孔隙到达负极而被负极吸收的。
对胶体密封铅蓄电池而言,电池内的硅凝胶是以SiO质点作为骨架构成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它将电解液包藏在里边。电池灌注的硅溶胶变成凝胶后,骨架要进一步收缩,使凝胶出现裂缝贯穿于正负极板之间,给正极析出的氧提供了到达负极的通道。
由此看出,两种电池的密封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其区别就在于电解液的“固定”方式和提供氧气到达负极通道的方式有所不同。
2.电池结构和工艺上的主要差异
AGM密封铅蓄电池使用纯的硫酸水溶液作电解液,其密度为1.29—1.3lg/cm3。除了较板内部吸有一部分电解液外,其大部分存在于玻璃纤维膜之中。为了给正极析出的氧提供向负极的通道,必须使隔膜保持有10%的孔隙不被电解液占有,即贫液式设计。为了使较板充分接触电解液,较群采用紧装配的方式。另外,为了保证电池有足够的寿命,较板应设计得较厚,正板栅合金采用Pb`-q2w-SrrA1四元合金。
胶体密封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硅溶胶和硫酸配成的,硫酸溶液的浓度比AGM式电池要低,通常为1.26~1.28g/cm3。电解液的量比AGM式电池要多20%,跟富液式电池相当。这种电解质以胶体状态存在,充满在隔膜中及正负极之间,硫酸电解液由凝胶包围着,不会流出电池。
由于这种电池采用的是富液式非紧装配结构,正极板栅材料可以采用低锑合金,也可以采用管状电池正极板。同时,为了提高电池容量而又不减少电池寿命,较板可以做得薄一些。电池槽内部空间也可以扩大一些。
3.电池放电容量
近来的研究工作表明,胶体电解液配方,控制胶粒大小,掺入亲水性高分子添加剂,降低胶液浓度提高渗透性和对较板的亲合力,采用真空灌装工艺,用复合隔板或AGM隔板取代橡胶隔板,提高电池吸液性;取消电池的沉淀槽,适度增大较板面积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可使胶体密封电池的放电容量达到或接近开口式铅蓄电池的水平。
AGM式密封铅蓄电池电解液量少,较板的厚度较厚,活性物质利用率低于开口式电池,因而电池的放电容量比开口式电池要低10%左右。与当今的胶体密封电池相比,其放电容量要小一些。
蓄电池内阻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两种含义:
电池内阻跟额定容量的关系,以及同一型号电池的内阻跟荷电态SOC的关系。十多年前人们曾经试图利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或电导)的变化去在线检测电池的容量和预测电池寿命,但却未能如愿;人们对动力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尽可能降低电池内阻。因而本文将进一步探索和阐明一些常用蓄电池内阻与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由于蓄电池正负极板材料不同,除了活性物质外,负极板还添加了硫酸钡、腐殖酸、炭黑和松香等材料,用来防止负极板收缩和氧化。另外,每个单格蓄电池的负极板数又总是比正极板数多一片,而且负极板比正极板略薄。当进行蓄电池的初充电或补充充电时,若不注意极性,会使蓄电池充反,使正、负极几乎都变成粗晶粒的PbSO4,造成蓄电池电荷容量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蓄电池报废。因此,充电时一定要注意极性,切不可极性充反
德国阳光蓄电池单电池电压监测?
全电子式的监测,对蓄电池的运行情况可以作到较为全面的监测与管理,如单电池电压、电池组电压、充放电电流、蓄电池的环境温度等。通过蓄电池运行参数的监测,可以保证蓄电池在正常条件下的运行与工作。但当蓄电池运行条件无法**的前提下,蓄电池运行参数的监测是无法反映其性能参数的。
3)单电池内阻监测
电池总内阻是电荷转移电阻与各部件欧姆电阻的总和,实验表明:欧姆阻抗是电池早期失效的较大隐患。
以下是较通常的影响内阻变化的因素:
腐蚀随栅板和汇流排的腐蚀,金属导电回路变化,使内阻增大。
栅板腐蚀和长年使用会导致活性物质从栅板上脱落,使内阻增大。
硫化随一部分活性物质硫化,涂膏的电阻亦增加。
电池干涸由于VRLA电池无法加水,失水可能使电池报废。
制造制造缺限,如铸铅和涂膏,都能导致高的金属电阻和容量问题。
充电状态从浮充状态到20%容量的放电,几乎不影响内阻。实验表明20%的放电对内阻的影响小于3%。
温度39℃以内的高温对电池内阻影响甚微,低温有些影响,但需到18℃以下。
实验表明,内阻比基准值高出50%的电池,不能通过标准的容量测试,VRLA电池是一个接一个地失效。使用3~4年的电池组,各个内阻值分布**基线值的0~**也是常事。高放电速率下的使用时间似乎对这些因素更为敏感,一般电池内阻增加20~25%时就到了寿命期限。在低放电速率下,电池内阻一般增加20~35%后寿命才结束。
现场测试的数据表明,个别电池的内阻偏离平均值的25%时,就应该做一次放电容量测试了。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电池表面可以发现电池过热,从而及时发现电池运行过程的异常。
4)内阻测试方法
监测设备厂商近几年陆续推出了对单电池进行内阻监测的产品,由此带来电池监测技术的质变,即由被动监测电压到主动测试电池内部状态。内阻巡检一方面可以监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阻的监测及时发现蓄电池的健康程度。
在线内阻测试技术难度大,各厂家的具体实现技术各有特点,其内阻准确度和抗*能力差别也很大。内阻实时在线监测的方法归为两类:直流放电法、交流法。
a.直流放电法
直流法是以在瞬间大电流放电(70A)测量电压降,由此得到蓄电池的内阻,并通过蓄电池内阻变化的情况分析蓄电池落后情况或失效趋势,同时并辅以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的监测,是目前比较良好的监测技术。
直流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a)采用大电流的放电,对蓄电池性能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如果测量频度较大,则这种损害又会累积;
b)直流法只能测量蓄电池内阻中的欧姆阻抗,对较化阻抗则无法测量。判断蓄电池的失效、落后是不充分的;
c)同蓄电池的连线需10平方毫米以上,连线方式要求较高。放电器及连线的可靠性要求要高。
b.交流法
近几年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有效地消除其他电磁信号*成为可能,突破性解决交流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从而使该方法在实际工作得以应用。
交流法就是向蓄电池注入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由于蓄电池内部存在阻抗,然后测量其反馈的电流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比较注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异,从而测得蓄电池内阻。
交流法特点:
a)由于*放电,避免了大电流放电对蓄电池性能的损害。
b)由于*使蓄电池脱机或静态,避免了系统安全性的隐患,真正实现实时在线测量。
c)交流法同时测量的欧姆阻抗和较化阻抗,使对蓄电池健康度的分析更加真实、可靠。
阀控密封
当前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已逐步取代开口式流动电解液铅酸蓄电池,广泛用于邮电通信电源、UPS、储能电源系统等。动力型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已广泛用于电动助力车。这些领域都要求在线检测蓄电池的荷电态。
-/gjheag/-
http://995534976.cn.b2b168.com